B7:STEAM课程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32期 总第5438期 2017年06月20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32期  下一期
如何在STEM中加入A 以《网球揭秘课程——蒙德里安网球场》为例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 主讲人:程伟强 专业指导:陈久华 发布日期:2017-06-27 11:25:14

设计依据
教师简介

程伟强 上海市浦东新区世博家园实验小学美术教师,有着三十多年的一线教学经验,艺术底蕴深厚,对绘画、剪纸等艺术课程教学有着深入的研究。近年来参与了学校“STEM跨学科课程改革”实验并取得突出成果,学生的创作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协助学校在艺术教育与传统教学融合发展上取得了新的突破。

上海世博家园实验小学自2015年起开始进行STEM课程的实践研究,学校以网球项目为抓手,设计了校本课程“网球STEM+课程”的整体框架,将网球的元素融合渗透到S(科学)、T(技术)、E(工程)、M(数学)多个学科领域。通过项目学习,从环境、场地、装备、规则、保健检测器材等方面设计小工程研究,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真实世界问题的综合性能力,并将其作为带动学生终身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枢纽和突破口。
在三年多的课程实践基础上,学校进入课程开发3.0版本进阶阶段,在STEM教育中加入A(艺术)的元素,强调了课程的艺术与人文属性,引导学生将创造性思维应用到STEM项目中,通过艺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课例特色
“网球揭秘课程”是基于STEAM教育理念开发的一套校本课程,分为“什么是网球”“为什么打网球”“怎样看一场网球比赛”“怎样去球场打一场网球”四大板块,旨在研究运动与文化的关系。网球运动历史悠久,通过让学生制作“网球揭秘”的立体书,拓展学生关于网球运动的演变历史、礼仪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本课例是整个课程框架中的第六课《蒙德里安网球场》,教学内容为认识网球场的颜色,并拓展学习三原色等外延知识,让学生给未来网球场涂色并制作立体网球场。该课例将A(艺术)元素自然地融入到STEM项目之中。
内容呈现
一、认识色彩
1.彩虹有哪些颜色
教师以生活中的“彩虹”作为引入点,和大家一起探讨色彩。彩虹有哪几种颜色?红、橙、黄、绿、青、蓝、紫。低年级的学生们用汉字、拼音甚至英语单词,在学习单上记录下彩虹每一层的对应颜色。
2.联系生活和色谱,感知辨析“青”与“蓝”
生活中有很多带有“青”字的词语,例如青草、青菜、青苔、青蛙、青山等,学生对这些实物都非常熟悉。这能让他们对青色有个大约的感知:“青”在生活中多表示接近绿色的一种颜色。
再利用彩虹色谱的渐变过渡,引导学生更加准确地感知,辨别“青色”与蓝色、绿色的区别:“青”是介于蓝色和绿色之间的一种颜色,比绿色深一点,比蓝色淡一点,表示深绿色或浅蓝色。
3.聚焦三原色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三原色”的概念。色彩中不能再分解的基本色彩称为原色,原色可以合成其他的颜色,但是其他的颜色无法还原出基本色,我们通常所说的三原色是红色、黄色和蓝色。
4.猜测三原色的组合结果
三原色到底可以组合成什么颜色呢?教师让大家大胆猜测,把自己预测的结果记录在表格里。
5.小实验:彩虹桥
学生们由课程学习区转战实验操作区,小组合作进行“彩虹桥”的小实验,看看三原色的组合到底能变化出什么颜色来。
实验步骤如下:
第一步,取6个杯子,围成圆形,每隔一个杯子,倒入适量水。
第二步,在倒入水的杯子中,分别滴入红、黄、蓝色素。
第三步,用搅拌棒将色素和水搅拌均匀。
第四步,将卷筒纸卷成绳索状,均匀放入6个杯子中。
第五步,静置20分钟,观察结果。

二、为网球场涂色
1.观察作品
教师出示蒙德里安所画的网球场图片,让大家观察画中的网球场由几种颜色的色块组成,这些颜色分别是什么。原来蒙德里安的网球场是使用了三原色,再加上黑色和白色绘制而成。

2.模仿涂色
学生化身小画家,模仿蒙德里安的创作方法来给网球场涂色。低年级的学生对色彩已经有了自己的认知,在涂色的过程中,并不是严格地模仿,还可以加入自己的想法,绘出更丰富的、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网球场。
三、制作立体网球场
本环节引导学生尝试通过平行折线结构,做出立体的网球场效果。我们采用的是先学后教的自主探究模式,先由学生自己探索如何做出立体的网球场,再由教师具体指导如何制作,从而保证学生在STEAM课堂上有足够的学习自主权。
学生们从各自的起点出发,按照自己的思维逻辑,很快每个人都走出了不同的探索路径,但殊途同归。经过一番尝试,他们也真用不同的方法做出了网球场的立体效果。
虽然学生们的初探作品在制作工艺上都比较稚嫩粗糙,作品开合时,立体结构的展开收缩并不是非常灵活自如,但还是围绕立体效果制作的核心诀窍,做出了多元化的结构形式。
实践反思
一、让教师的“无作为”成全学生的“有作为”
本课例的课堂学习,采取的是先学后教、先放后扶的模式。一开始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教师暂时搁置自己“教”的角色,只是在各个小组巡视的过程中不断地鼓励、称赞:“你好有想法!”“继续,你快成功了!”“不要怕错,大胆地试试吧!”……事实证明,虽然他们只是一年级的学生,但绝非什么都不懂的小娃娃,他们完全具有自主探索的求知欲和行动力。如果把STEAM课程比喻成一场学习与发现之旅,真是再合适不过了。学生们在各自的学习道路上,一点点摸索着前行,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与成长轨迹,唯有经历才会成长。或许,我们的课堂应该更加开放一些,我们的教师应该更加让位一些,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与空间,让教师的“无作为”成全学生的“有作为”。
二、让教师的“巧作为”成就学生的“能作为”
教师真的就什么也不用教了吗?那也不是,主要是看教师如何巧妙地引导,让学生进行高阶思维的思考,让学生更好地学会学习。以本课为例,教师的教应该建立在学生学的基础上,教师的教不是把学生拉到同一起点走同一条路,而是应该先了解每个学生的起点在哪里,走到哪里,离终点还有多远,因势利导地推学生一下,拉学生一把,最终还是让学生自己走向成功。
STEAM课程本来就该是一个多元对话的课堂,课上完全可以打破教师与学生的固有角色障碍,组成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学习共同体,组织不同的思维进行碰撞交流,从而产生智慧的火花,借鉴他人的思维完善自己的创意设计与制作。
教学点评
《网球揭秘课程——蒙德里安网球场》是一堂带有浓厚STEAM韵味的探究活动课,尤其是凸显了A的艺术创造功能和人文素养。在课程设计上,以“网球知识与文化”为主题,发散出关于色彩、立体几何等相关领域的拓展型知识,课堂内容相当丰富。在课堂组织上,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学习权,安排多次体验探究活动,让学生自己去猜测与验证、设计与制作,非常好地体现了STEAM教育的跨学科、体验性、情境性等核心特征。(点评人:王雪华,上海STEM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