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本期热点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25期 总第5386期 2017年03月14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25期  下一期
中小学对在线教育的关注与期盼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17-03-15 09:51:07

教师简介

刘爱武,上海市洛川学校校长,中学数学高级教师,上海市园丁奖获得者,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中小学专业委员会中学组副理事长。

在线教育的现状和问题
在世界起步之后,中国发展迅猛

2006年9月,一个人、一台电脑的可汗学院创建,如今已拥有1000万名学生;2010年5月,开放式在线教育网站Udemy创建,并在两个月内拥有2000门课程和1万名注册用户;2012年2月,计算机科学领域的网络学习社区Udacity创建,一个月内9万名学生注册,覆盖全球190多个国家;2012年4月,Coursera、edX创建,在线教育正式进入MOOC时代……
国内,网易公开课、网易云课堂、学堂在线等一系列以学习资料结合微视频、练习方式的学习资源应运而生,成功推动了翻转课堂、混合式学习、MOOC等新型教学模式的普及应用,也使得微视频承载着完整的教学要求,成为当前知识呈现的一种重要形式。2013年堪称“中国在线教育元年”。“移动学习之父”克拉克·奎因在“探索移动学习时代”主题读书会上说道:“随着网络教育的发展,移动学习也有幸与它共同繁荣,相比其他国家,中国移动学习的发展堪称突飞猛进。”
传统教育对在线教育发展的制约
学校教育的课程是程序化和结构化的,更多的是直接教学传授、以课堂为中心和线性的思维方式,随之的教学行为惯性阻碍了学与教方式的创新,与社会相隔离的校园环境和文化也阻碍了学习环境的创新。从新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情况来看,虽积极引进平板电脑、数字化平台、电子书包、电子白板、3D打印机等,但很难做到人手一个学习终端的普及,BYOD(自带设备)模式在学校中逐步推广。
教师参与在线教育的正面影响
今年春节前后,笔者看到了两位教师开设个人微信公众号成为网红教师的报道。北京的一位教师在“家教策略与学习规律”公众号中,将一辈子积攒的育人经验转化为可操作的策略与方法。一篇篇好文章,不靠“颜值”,处处干货,既激励着每一届高三毕业生,又带给更多的师生以方法论和认识论的启迪。有评价说:“曾经留洋东瀛,兼容并蓄地创造着独有的教学风格;他被媒体界定义为‘科学界派往课堂的代表’,他是一个用教育家经典著作的不断重温来照亮自己职业生涯的化学教师。”也有评价说:“一直就希望有个公众信息平台与大家交流。我希望能够通过这个微信号把一些重要的理念传达给社会,让全国的语文教学走出语文课本,让语文教师教授真正的语文。”
教师们的微信号不单是关注社会热点话题,或抛出话题引起社会关注,还有不少学科类微信号。比如,北京有一位教师联合该校物理、化学、数学等各个不同专业课的教师,一起组成了“微课联盟”。他们的初衷是进行教育实践,体现教师专业能力主动向外延伸,受到了广大师生的热烈欢迎。
在线教育从业者的功利意识与负面效应
在线教育的从业者们懂得教育的比例很少,知道目前基础教育对资源、平台具体需求的更少,他们的目光更多地关注到经济效益、对市场的占有面和客户端的数量,提供的平台往往只是设计者自己杜撰的空架子。难怪在美国多年从事在线教育工作的克拉克·奎因对目前的发展也并不乐观。他说:“从业者们过于关注在线教育带来的经济效益,使在线教育的概念大大偏离了最初的意图,不是仅仅专注于使其‘更便宜’和‘更快’。”
同时,对在线教师,我们也看到过这样的报道:2617名学生购买了一节单价9元的高中物理在线直播课,扣除20%的在线平台分成后,在线教师1小时的实际收入高达18842元。我们除了质疑在线教师收入是否真的有这么高,教师上网授课又是否符合规定,更多地是应该思考这种现象对中国教育生态的作用与导向。

国外在线教育的经验与做法K-12在线教育国际联盟(iNACOL)统计报告表明,截至2014年,美国大约有16%的K-12学生注册过至少一门在线课程,86%的学区中至少有一名学生注册全日制在线课程或混合课程。美国目前K-12在线教育主要有州层次的在线教育项目、学区项目和私立在线教育三种,从具体的开展形式来看,大致有虚拟学校项目(包括州立、学区以及学区间三个层次的项目)和全日制在线学校两种类型的在线教育形式。虚拟学校项目的性质通常是公立的,是对传统学校面对面教学的补充,旨在为其所辐射的区域范围内学生提供补习课程,帮助他们补修学分等学习支持服务;而全日制在线学校的性质可能是公立的,也可能是私立的,旨在为全美学生提供完整的学习服务。
尽管与美国等发达国家所开展的K-12在线教育相比,中国在线教育还主要集中在继续教育、高等教育和职业培训等领域,但是目前在基础教育实践中,已经开始了在线教育的探索。例如,华东师范大学联合国内知名的小学、初中、高中,成立了C20MOOC联盟,旨在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汇聚和共享名校名师资源,探索“互联网+”教育的服务模式,促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践领域信息化教学创新的逐步扩散,对推动互联网教育变革起到了示范和引领作用。调查发现,截至2015年底,我国智能手机拥有率已达86%,人均近2台。大学生手机拥有率近100%,高中生手机拥有率约90%,初中生手机拥有率也达到60%以上。智能手机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移动终端,还是一项足以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革命性技术,正如上海师范大学黎加厚教授所言,智能手机已成为教育信息化的“第一入口”。51Talk就是一个一对一的网络学习英语平台,可以用手机学英语。目前在菲律宾有6500名外教,他们的主要服务对象就是中国学生。
由上海市教委牵头筹建、沪上四大名校合力支持的上海市名校高中慕课平台,在2016年秋开始上线,面向全市中学生开设21门精品课程。2017年初,上海高中名校对慕课课程进行扩容:参与学校变成32所重点高中和特色高中,课程增加到105门,涵盖语言文学、数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技术、艺术、综合实践等多个领域,如《如何走向现代化》《3D打印——3D创形设计》《身边的货币》……上海市所有初中和高中学生,均可凭学籍号或身份证号登录慕课平台,选择感兴趣的课程进行学习。截至2017年1月13日,注册学生人数为16352名。平台还将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机制,要求“开课学校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慕课线下交流活动,鼓励和吸引参加本校慕课学习的学生,在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互动”,让更多的学生自主选择他们喜欢的课程和学校,从而更好地规划自己的人生。


对在线教育的期盼与适应让专业人士参与和监管

从事在线教育的公司,一定要确保有教育学和学习科学的专家来补充到技术和业务团队中,找到促进学习的真正潜在因素和基础教育工作者、学习者的需求,最终形成一种以学习者消费为导向的教育服务新取向,一种在互联网环境下形成的教育服务的新理念、新服务、新机制和新体系。
不断更新教育管理理念
在线上与线下此消彼涨的辩证关系下,做好线上的监管也是对线下教育的促进。而要做到管理的高效化,就必须确保措施的体系化,否则就可能顾此失彼,无法形成良性的循环。各层面的教育管理者和实践者,都要认清信息技术对教育的革命性作用,深入研究互联网环境下人才培养目标、学习方式和新型学习环境,并从政府教育供给、学校制度、教师制度等方面进行教育综合改革的制度设计,以确保互联网教育变革有序而健康地进行。
逐步推进线上线下结合的混合式学习
通俗来讲,混合式学习就是课堂教学与在线学习相结合。对于传统教育会不会被在线教育所取代这一争议不断的话题,国际教育技术界的共识是,只有将传统学习与网络化学习结合起来,使二者优势互补,才能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也就是说,传统教学与在线教学不能被互相取代,二者应该是优势互补的关系。2015年,《地平线报告(基础教育版)》预测,在未来一两年内会更多地采用混合式学习,混合式学习更加支持个性化学习,更有利于培养积极、自主的学生。混合式学习的本质是,“对在教学与学习过程中所涉及的人、技术、环境、方法等要素进行系统化设计,以关注个体认知、技能与情感发展,提高教学与学习绩效为目标的教学或学习方式”。

结束语
在线教育自创建之日起以迅速的发展态势让我们不容小视。但任何新事物的作用总有两面性,既然教育信息化和“互联网+”已经成为我们所认可的风向标,那么作为教育工作者,就应该不断提升自己,从理念到行动跟上发展的节奏与步伐,并有责任在实践中创新应用,创造、总结、推广先进的实践经验,规避、纠正、防止不良的负面影响,让我们的学生能够在健康和清馨的网络环境中遨游,通过混合式学习获得知识、提升能力、完善素养,为将来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获得21世纪的通行证。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