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6: 技术前沿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24期 总第5378期 2017年02月28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24期  下一期
自主·探究·合作·分享———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来源:江苏省盐城市金墩小学 作者:顾全 发布日期:2017-03-03 13:49:25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要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学生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学生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信息技术的学习过程应该成为学生充满快乐体验、充满探究挑战的人生经历。本文以苏教版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复制与粘贴图形》的教学为例,谈谈小学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
   一、自主学习,培养发现的眼睛
    小学生学习信息技术,不仅是要获取有限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获取学习信息技术的方法,所以应该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所谓自主学习是指让学生自己观察、思考、表述、动手、下结论。对信息技术课来讲,主要是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通过看书、思考,从而自主学习和发现。
    为此,在导入新课以后,我设置了第一关任务——自主发现。先让学生认真看一看教材上的内容,再让学生结合插图想一想操作步骤,接着让学生说一说通过看书学到了哪些知识,发现了哪些困难和问题,并让学生和同桌交流自己的学习和发现。
    让学生借助教材上的插图和操作步骤自学新知,不但培养了学生观察和思考的能力,而且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发现自己的收获和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比起老师直接告诉学生知识点,这更能激发起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探索求知的热情。
    二、探究学习,激发尝试的欲望
    探究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自主的尝试、体验、实践,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的学习活动。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强、极具创造性的学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应只教给学生现成的结论,而是应该让学生自主参与认知过程,主动观察、主动思考、大胆尝试,培养探究的意识。
    为此,在学生自主学习后,我设置了第二关任务——探究尝试。先让学生打开盆花图,对照书上的插图和操作步骤大胆尝试练一练;再让学生说一说通过操作练习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问题不能解决;接着让学生们在小组内讨论一下还不能解决的问题,探究解决的方法;最后让学生尝试用其他同学的方法来解决自己遇到的困难。
    在此教学过程中,学生不是简单地接受知识,而是在体验、领悟和创造中学习。让学生探究学习,大胆尝试,不仅发挥了学生内在的潜能,也为学生提供了自我表现的机会,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望和创新精神。
    三、合作学习,发挥互助的优势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能够集小组成员的智慧于一体,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发现自己的不足,学习其他组员的长处。合作学习还能增强同学间的交际能力,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创新能力、审美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为此,在学生自主学习、尝试探究后,我设置了第三关任务——“合作互助”。先让小组内同学互相交流一下学习问题的解决情况,有困难的地方互相帮一帮,接着再出示问题,让学生们在小组内交流讨论,解决问题。
    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让学生通过自学课本探究学习任务,在遇到问题时,再进行同桌之间的讨论和交流、小组内的合作学习,或让先完成的学生来充当“小老师”帮助解决,教师适当地进行辅导。这个过程不仅营造了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而且提供了取长补短、互帮互学、共同提高的机会,增强了学生合作的意识,培养了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
    四、分享学习,体验交流的幸福
    分享学习是指学生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分享智慧,分享学习过程中的思考和经验,实现共同成长,享受认同与尊重的愉悦过程。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将自己探索到的知识、自己的疑难困惑主动地与他人交流分享,培养了学生资源共享、信息共享的意识,使学生懂得与他人交流沟通、相互学习的重要意义。
    为此,在学生学会了复制与粘贴的方法后,我设置了第四关任务——分享交流。先让学生发挥想象设计自己的草原图,接着让完成的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自己的创作感受,评价一下自己的作品,再让其他同学评价,说说哪些地方比较欣赏,哪些地方可以改进。
    让学生将自己的体会、自己的作品主动地与同学们交流分享,不但培养了学生信息共享的意识,让学生懂得了沟通交流的重要意义,更会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成就、分享的幸福。
    总之,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活动要面向学生的发展,以学生的体验、理解、决策、评价等认知活动为基础,在信息技术教学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应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并进行创新思维的能力。作为信息技术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让学生在自主发现中、在探究尝试中、在合作互助中、在交流分享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信息素养。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