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3:新闻资讯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23期 总第5370期 2017年02月14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23期  下一期
安徽:蚌埠淮上“智慧校园”建设结硕果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17-02-21 15:25:28

    本报讯 为强化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互联网+教育”深度融合发展,扎实推进智慧课堂、智慧校园建设,近日,安徽省蚌埠市淮上区教体局装备中心副主任吴延标一行专家深入梅桥中心校,对该校18套新安装的班班通设备进行验收,通过实地查验,现场调试,询问学生,确保设备全部正常使用。
    “新的班班通可以镶嵌进黑板,不占地方,还可以使用投影给学生展示作业,看触屏电视,真的非常好用。”梅桥中心校少先队辅导员陆露对新设备大加赞赏。淮上区加大教育信息化投入力度,新安装118套班班通设备并开展验收,新添录播教室2个、图书91020册。计算机室被打造成“智慧教室”,网上祭英烈、学宪法、看视频等都配备专门教师“手把手”教学。
    从帆布投影到电子交互式白板的升级换代只用了一年,教育信息化建设让淮上区最偏远的杨楼小学尝到了甜头。学校拥有100兆光纤宽带,14个教室和功能室全部通网,校园内无线Wi-Fi全覆盖,61216册电子图书,30台教学用台式机,青年教师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这些很好地诠释了淮上区教育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
    近年来,淮上区充分利用“互联网+教育”的全新模式,把教育信息化渗透在日常教学的方方面面。以信息化为抓手,以互联网为纽带,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依托,实现教育信息化换挡加速,提质增效。智慧课堂、智慧校园建设深入推进,“互联网+教育”理念根深蒂固,教育信息化的红利充分释放,为留守儿童工作、教育教学工作、综治安全工作、教育均衡发展等注入强大活力。 (蚌埠教育网)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