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本期热点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23期 总第5370期 2017年02月14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23期  下一期
2016年教育信息化大事件盘点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策划:本刊编辑部 发布日期:2017-02-21 15:20:15


    新年伊始,我们的教育信息化工作又将在新的起点上开始一系列的筹划和运行。回望2016,教育信息化领域精彩迭出,整体发展势头强劲。创客、优课、慕课,得到进一步发展,持续作用于教学方式和手段的改革;人工智能、教育大数据、虚拟现实技术,进入到实际应用和拓展阶段,必将对未来行业变革和发展产生重大而积极的影响。
    总结过去,才能更好地布局现在和展望未来。新年新刊第一期,我们就带您回顾、盘点一下2016年教育信息化领域的大事件,为未来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2016年《地平线报告》
(中国基础教育版)发布
2016年1月16日,2016年《地平线报告》(中国基础教育版)正式出炉。报告延续着犀利独到的眼光,全面阐述了中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与技术更迭,分析了未来五年中国基础教育阶段教育技术应用的九大关键趋势、中国基础教育中技术应用及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九大挑战,并呈现了十二项重要技术进展趋势。
观点:2016年《地平线报告》首次针对中国地区发布专版内容,在中国教育界引起了强烈关注。该报告由北师大参与数据收集、分析,以国际视野客观地评估、预测中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以“一年内”“二至三年”“四至五年”不同的时间段分析了云计算、创客空间、移动学习、在线课程、3D打印、自适应学习技术、虚拟及远程实验室、可穿戴技术等在中国的发展趋势及可能面临的问题,为中国的教育信息化行业发展提供了开阔的思路和有价值的参考。据悉,2017年《地平线报告》(中国基础教育版)将于3月份发布。

教师在线教育一小时
收入18842元超网红2016年3月9日晚,一位名叫王羽的高中物理教师在某在线授课平台上进行在线辅导。一节45分钟的辅导课,报名学生实际达2623人,每人缴纳9块钱的费用,扣除在线平台20%的分成,在一小时内赚到了18842元,甚至超过当下火热的网络女主播。而该老师7个小时的实际总收入超过了6.7万元,几乎是一个普通学校教师一年的收入。“这个月的收入为20多万元”。此事经多家媒体查证属实,旋即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反响。
观点:该事件之所以吸引眼球、引起反响,并非是因为“收入超网红”,而是因为“收入让人眼红”——在线授课竟然能挣这么多钱?教师还可以这样挣钱?
一方面,一些教育欠发达和资源匮乏地区的学生,急需通过“互联网+教育”分享到国内最顶尖的教育资源;另一方面,相关法规又不支持中小学优秀教师参与市场化。而官方建设的教育资源平台往往只停留在“课程网络化”的阶段,对学生而言,缺乏生动性、互动性、针对性,所以不接地气。如何合理解决这些矛盾,使“互联网+教育”产生最大化的应用价值,还需要我们的行政管理部门进一步评估与决策。
《中国基础教育大数据
发展蓝皮书(2015)》发布

2016年4月17日,教育大数据高峰论坛发布了国内首份基础教育大数据蓝皮书——《中国基础教育大数据发展蓝皮书(2015)》。此份蓝皮书由北京师范大学“移动学习”教育部—中移动联合实验室、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江苏省教育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联合打造。蓝皮书旨在汇聚国内知名教育学者、大数据专家、一线教育实践者与管理者的集体智慧,打造面向基础教育领域的大数据发展权威报告,以支撑和引领国内教育大数据研究与实践。
观点:教育大数据开创了用数据说话、用数据诊断教学的全新局面。“互联网+”时代是个性化时代,教育大数据有望实现教育规模化和个性化的统一。有业内专家预言,未来的学习将是大数据驱动的新时代。教育从业者最好的选择就是积极迎接这个新时代,通过大数据来分析学习进程和结果,进一步改善教学的方式与方法,从而真正实现“改善学习成果,促进自主学习”。

《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发布

2016年6月17日,教育部正式颁布了《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展现了未来五年以教育信息化全面推动教育现代化的宏大图景,标志着我国教育信息化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到2020年,基本建成“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与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
观点:规划的发布引发了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尤其明确提出要“积极探索信息技术在‘众创空间’、STEAM教育、创客教育等新的教育模式中的应用”,这对教育教学改革有着非常重要的昭示意义,将进一步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以信息化推进教学模式改革创新,必将成为教育信息化行业未来几年发展的风向标。

2016国际教育信息
化会议在青岛召开


2016年6月22日,国际教育信息化会议在山东青岛召开。本次会议以“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变革与教育2030年议程”为主题,探讨落实《青岛宣言》的路线图,分享交流ICT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创新实践。
观点:本次大会确定的“确保全纳、公平的优质教育,促进全民享有终身学习机会”讨论基调,十分重要和必要。当前,追求公平、优质、均衡的教育资源和发展,缩小地域差距的诉求十分迫切。推进前沿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创新产品与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开展国际间的教育信息化合作与交流,从而更好地促进当前的教育改革与发展,这是教育信息化工作者未来的重要课题。
阿尔法狗代表人工智能完胜人类
2016年6月,谷歌公司的人工智能阿尔法狗(AlphaGo)4∶1战胜了围棋界顶尖高手李世石。2016年12月底,意犹未尽的阿尔法狗升级版Master以60胜0负的战绩横扫全世界顶级棋手组成的精英团队,结果让世界震惊,旋即引发了全民热议人工智能的热潮。
观点:在此之前,多数人不太了解人工智能,Master横扫世界围棋界后,更多的人直观地感受到人工智能不可思议的存在。今后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会发展到何种地步呢?人工智能在教育机器人、个性化学习、人机交互式学习、智能学习反馈和教育质量评测等方面的应用也有着不可限量的前景。可以肯定的是,未来,教师对日常机械化教学的参与度将逐渐降低,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将用于提高教学质量、创新教学方法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VR+教育”产业萌发
2016年8月24日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牛津大学出版社在全球首次针对少儿英语科普推出的“牛津英语VR课程”正式亮相,其具有高沉浸感、交互性、构想性,让受众体验到了前所未有的学习新观感。
近年来,国际上的“VR+教育”投资浪潮日盛,国内的资本也闻风而动。2016年,已有十几家公司相继发布了“VR+教育”试验产品和布局,以期在未来的市场发展中占据主动地位。
观点:2016年被行业内人士称为“VR元年”,虚拟现实技术的开发与投资在全世界掀起了新一轮的高潮。虚拟现实技术具有沉浸、交互、仿真、可视化等特征,让抽象的书本知识更直观明晰、生动有趣,让教学过程更具交互性等优势。但是,由于VR技术开发尚未完善,用户体验欠佳,将VR植入教育,更是面临着课程技术化改造等一系列重大难题,形成产业化尚待时日。
“互联网+教育”高峰论坛举行
2016年11月19日,由国家发改委、教育部、工信部、科技部等部门共同主办的“互联网+教育”高峰论坛,在深圳市会展中心举行。相关部委及职能部门的领导和专家共800余人参会,共同深入研讨“互联网+”时代下的未来教育变革与发展,并围绕“互联网+教育”的发展前景、社会环境、政策环境、技术环境等话题,展开了主题演讲及创新研讨。
观点:“互联网+教育”顺应了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大趋势,必将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这是教育界的共识。但是,就目前欧美等发达国家而言,“互联网+教育”的模式仍处于探索阶段。未来,我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利用“互联网+教育”的模式和技术,进一步缩小发达与欠发达地区所存在的教育鸿沟,最大化地均衡和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以上是本刊筛选出的2016年度的若干大事件,集中为您呈现了一年来我国教育信息化事业发展的缩影。可能在您的心目中还有更具代表性的事件未能入选,因版面所限,难免有遗珠之憾,但是我们和您一样都有一个美好的新年愿景,那就是我们教育信息化的未来发展肯定会越来越好!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