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版:E教江苏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22期 总第5355期 2017年01月10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22期  下一期
“互联网+时代课堂教学范式研究”报告会在常州举行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17-01-17 14:18:01


    本报讯 为促进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与创新,探索互联网环境下中小学教与学的新模式、新方法,近日,江苏省电化教育馆、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项目指导中心和常州市天宁区教育文体局,在常州联合举办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重大项目“互联网+时代课堂教学范式研究”第一次报告会。省教育厅副厅长朱卫国出席会议并讲话。省教育厅相关处室、省电化教育馆、省教育规划办、省教育评估院、省教研室、省教育学会、常州市教育局主要负责人,124所省数字化学习试点学校和51所“互联网+时代课堂教学范式研究”项目学校的校长、教师580余人参加了会议。
朱卫国指出,该项目是落实国务院关于“互联网+教育”行动的一个积极探索,也是落实省委省政府智慧江苏战略部署的积极行动,更是智慧教育、智慧课堂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该项目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通过聚焦课堂融合创新,聚焦学习革新范式,突破信息技术应用瓶颈,建立协同创新机制,促进教育理念的转变、教育方法的更新、科研能力的增强及教师队伍的专业成长,促进江苏基础教育品质的全面提升。朱卫国要求,项目组要再接再厉,联合多方力量,攻坚克难;要坚持正确方向,以应用为导向,在提出范式的同时,提供实践案例、理论说明和操作方案;要确保项目质量,使范式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可复制性。124所数字化学习试点学校要在新的起点上,继续做好试点工作。省、市、区各级教育部门要高度重视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继续关心支持项目实施,大力推进智慧校园、智慧课堂建设,促进全省教育信息化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省教育信息化中心主任、电教馆馆长吴胜东在致辞中强调,该项目是“数字化学习”试点工作的延伸拓展,也是推进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创新探索,更是智慧校园、智慧课堂建设的积极实践,对于建构互联网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新模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十三五”期间,我们要进一步促进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化应用、融合创新,大力推进智慧课堂建设,促进课堂教学的流程再造、结构重组,探索互联网环境下交互式、探究性学习方式,构建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和个性化发展的现代化教育新生态,全面提升教育的内在品质。
    省教育学会副会长、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项目申报人陆志平作了项目阶段性进展汇报。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省教育规划办、省教育评估院、省教科院、省教研室的专家对项目的推进情况进行了点评。小学语文、中学数学等10个学科组分学科进行了项目研究工作情况汇报和交流。
    参会代表分组观摩了常州市天宁区博爱小学、龙锦小学、朝阳中学、同济中学4所项目学校的25节研究课,现场感知了基于网络和学习平台的课堂教学范式研究成果。
(姜端端)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